天圣四年,六月,赵祯下诏追封鲁国公、昭文馆大学士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钦若为太子太师、中书令,配享真宗庙宇,其子王从益袭爵承平候,恩荫赞善大夫。
赵祯第一次动用了御林军护柩前行,开大宋王朝国葬之先河,也成为了文臣武将们死后的最高殊荣。
台湾府,狄青率领的三千骑兵刚在泉州水师的掩护之下抵达台北港口,但刚登上案的狄青并没有贸然对众蛮族发起进攻,因为青龙军团多是北方人,不大熟悉水性,因此乘船而来,大有晕船不适应者,人尚且如此,更何况马匹呢!
狄青并没有朝着台北县行军,而是留在离港口不远处的地方开始安营扎寨,让不适应的士卒抓紧时间养精蓄水,而他则是亲自领兵巡逻。
台湾府蛮族大约数万人,有大大小小二十余个部落,但蛮人排除老弱之外,男女皆是战士,一番计算下来,能战的大约有两三万人,虽然都是手持捡漏的武器,但狄青依旧是不敢小觑。
几日过后,并没有蛮人前来袭击,只有几个打探消息的蛮族在四周张望,狄青也没拿他们当一回事,而此时战马和众将士皆以恢复体力,可以一战了。
但率领三千骑兵主动进攻蛮人,或者是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征服,既费时又耗力,且如果蛮人躲密林山中,也将不利于骑兵的作战,北方士卒多有不适应南方这么热的气候,因此狄青很清楚,这一仗必须速战速决,而想要速战速决,就必须将众蛮族部落能战之士全部引诱出来,也就是说狄青现在需要的就是让鱼上钩的诱饵。
狄青等待了好几日,都没能找到战机,最终主帅夏竦率领福建路六千厢军渡船而来,一起来得还有杨文广统率的三千步兵。
夏竦虽然是主帅,但他知道官家之所以派这两位年轻的小将来,自然是想给这两位赚取军功的,他虽是主帅,但绝不干涉军队的指挥,若不然,狄青也不能率先渡船而来。
狄青看到耷拉着脑袋连队列都走不齐的厢军,顿时心下大呼:鱼饵有了!
翌日,六千厢军开赴修筑一半的台北县,县城早已破败不堪,那些蛮人破坏了所有的建筑,夏竦见到候不由得暴跳如雷,大骂一群茹毛饮血不知礼仪的野蛮人。
心却是懊悔不已,早知如此,当初他就不该动用军队建城了,这下可好,自己眼下还是戴罪之身,要返回朝堂还不知道得何年何月了。
以往大宋的士卒大都是穿红衣黑甲,而整编后的各大军团皆是黑衣黑甲,狄青刚登案之时,众蛮族以为这次来的人和上次不是同一类人,或许只是路过的其它国家的船队,毕竟每年前往大宋贸易的南洋船只也不在少数,所以蛮族们把狄青当成了是补充淡水的船队。
赵祯整编厢军是由北往南整编,所以此时福建路的厢军依旧是红衣黑甲,当夏竦率领六千厢军抵达台北县的时候,早就被各蛮族的探子注意到了。
一处山寨中,二十余位大小部落的酋长聚在一起,开始商讨该如何击退来犯之敌,毕竟他们同宋军已经种下了仇恨。
自古以来,对外开疆辟土,征战四方,就没有正义而言,有的只是利益的驱使。
夏竦起初虽然派人砍伐树木,开山凿石,但同众蛮族的关系还是不错的,因为他赠送了蛮族许多礼物,蛮族没有钱的概念,因此夏竦只是用一些廉价的小商品就和蛮族相处的十分融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