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> 第81章 战汉阳

第81章 战汉阳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冯国璋在攻打汉阳时,先发挥炮火的优势,然后又组织强攻。开始的几天,北洋军与民军互有胜负,不相上下,战况处于胶着状态。

十六日夜,黄兴组织民军,夜渡汉水,反攻汉口。

当晚,天下着滂沱大雨,北洋军都躲进了民房避雨,被民军打个猝不及防。被打得节节败退。

民军很快打进汉口城内。黄兴组织了敢死队,直捣冯国璋的司令部。

冯国璋开始被打得有些发懵,但很快清醒过来,组织火力,进行抵抗。

北洋军的增援部队很快赶到,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很快取得了优势。

北洋军开始反击,民军节节败退。退到了江边,来时的浮桥却被黄兴下令拆了。

黄兴这是按着古代战法,破釜沉舟,置于死地而后生。

是的,破釜沉舟,置于死地而后生,古代确实有这样的战法,也取得过很好的战绩。

硬的怕横的,横的怕不要命的。所以攻城讲究三面围之,留一面让人家逃命,免得人家玩命。

或许真能置于死地也许能够好些,但是,没有。长江边长大的人有几个不会游泳,游过去不就可以活命了吗?

所以,民军没有转过身和北洋军拼命,而是纷纷跳入水中逃命。

为了快些游过江去,有人把武器都扔了。

黄兴这次真是把民军置于死地了,

北洋军追上来就是轻重机枪的乱扫,民军伤亡很大,士气也严重受损。

北洋军乘胜进攻汉阳,民军仍然顽强坚守。

北洋军一支队伍,由孝感到新沟(古镇,位于汉水与汉北河汇合处,今属武汉市东西湖区),渡过汉水占据蔡甸,十一月二十日,从蔡甸进逼三眼桥。

黄兴调动军队西向迎敌,十一月二十一日,双方在三眼桥展开激战。

汉阳三眼桥位于蔡甸到汉阳王家湾之间的公路上,隋唐时汉阳通往京城的驿道,曾经有一座桥,桥下有三孔,所以得名,后来桥毁留下这个地名。三眼桥战斗,两方杀得难分难解,革命军斗志凶猛,清军受挫,被迫停止前进。民军占领三眼桥以东高地——仙女山、米粮山(美娘山)、锅底山、汤家山、磨子山、扁担山——阻挡清军入城之路。

同日,冯国璋亲率大军从舵落口(汉水北岸,今汉口硚口区工农路)渡河,冲破米粮山防线,与蔡甸方向赶来的北洋军配合,攻打米粮山,对民军形成夹击之势。

汉阳三眼桥到王家湾之间一带属岗垄地貌,小山丘陵密布,如盆圈一般围合着龟山脚下的汉阳古城。突破这一圈山岭,从扁担山到月湖古琴台,摊开一片平野湖泊,从西而东,坦坦荡荡没有遮蔽,汉阳古城便无险可守。

十一月二十三日、二十四日,米粮山、仙女山相继失守,民军退守锅底山和扁担山。

十一月二十五日,两路北洋军在扁担山一带会合,合力进攻汉阳守城民军,大炮声震撼山峦水泊,锅底山和扁担山失守。北洋军从王家湾、十里铺长驱直入,近逼归元寺(中南名刹,清光绪建筑,今汉阳翠微横路20号)和汉阳铁厂(张之洞湖北工业基地之一,遗址在今汉阳区琴台大道旁边)。

山地争夺战伤亡巨大的民军,再也无力在平原上组织防御。数路清军如飞蝗袭来,汉水不是长江,渡河过来是很容易的。清军分数路从汉口渡河,从琴断口、十里铺、五里墩、古琴台、南岸嘴沿河登岸,汉水堤防全线溃散,困守汉阳城的民军只能是拼死一搏。

十一月二十六日,来支援的湘军顶不住了,先行撤走,自行撤退过长江经洞庭湖回湖南了。

民军又守了一天,汉阳被北洋军攻占了。

冯国璋向朝廷报捷,朝廷上下无不群情振奋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